黄瑞西原著 | 听见录制 | 主播:钟熙宜

 

有人说:「离婚,原来的意思是为解救那些自觉犯下了结婚大错之人的,好给他们一个改错的机会。」我认为此说似是而非,因为表面上看,当事人好像改了一个错,事实上,他们又犯了另一个错 --无辜的子女首当其冲,蒙受其害,这伤害可能影响他( 她)们的后半生。 

       

离婚双方无一人赢,最大的输家却是孩子。就法律上而言,离婚终止婚姻关系,但它也常常终止了亲子关系,令孩子觉得不仅父母彼此离异,他们也被父母所离异。 

       

虽然成人在离婚时经历极大的伤痛,孩子也不例外,从争吵到最后签字,在离婚过程中,孩子受到更大的伤害。此种羞辱之阴影笼罩他们一生,彷彿被烙印上「离婚孩子」之标记。与这伤害长期搏斗,他们都想找寻一条出路,可惜大多数的孩子自尊丧失,常常陷入自责,认为父母离婚是他们的错。 

       

离婚带来的影响会波及孩子及双方亲友,很不幸的,孩子往往最易被忘记。父母犹如坐在驾驶座上,可随意找朋友吐苦水、找离婚复健团体、敎会团契、律师及辅导人员。而孩子却任其自生自灭,自寻出路。


对成人来说,「离婚」可能只是他们生命中的一个阶段,对孩子而言,因为家庭是他们的整个世界,蕴藏着他们最早和最深刻的记忆, 一旦家庭破裂,必冲击他们生命中最深的根基,突然间一切都动摇。几乎不解什么才是他们所能倚靠的呢? 能样样都信任吗?

 

对离婚的各种反应 

       

孩子们对离婚的反应因人而异,然而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下述五类。一般来说,孩子在受创的过程与成人的感受相似,不过孩子额外增加的包袱有失去自尊、为离婚自责之内疚感及强烈之恐惧感等。兹将孩子对离婚的各种反应略述如下:

 

一 、哀伤 

       

一个四岁女孩说:「每天晚上当我在床上时躲在被里哭,但是妈咪却从不知道。」

       

一个十二岁男孩写下他的心声说:「若不是听到妈妈每晚哭得那么凄惨,我也不会这么思念爸爸。实在太不公平,爸爸为何不尽其职责?」 

      

一个青少年说:「真令人悲痛亦难接受,为何在同一个房子里不能拥有双亲。」

        

许多年轻人画出他们的感受:有的描绘一颗破碎的心加上忧伤的脸孔、有的描绘乌云密布夹杂暴风雨或眼睛充满外溢的泪水......。 

       

有些孩子抓住哀伤不肯放,他们以为足够的哀伤可以挽回不幸。要让孩子知道哀伤不是一个「合同」,它不能使失去的父(母)亲回来,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感觉悲伤是很正常的,事情总会过去,最终仍将再度快乐起来的。 

       

身为父母应该允许孩子去表达他们哀伤的情绪,适度地表达情绪,能加速心理创伤的愈合,如果勉强压抑痛苦情绪,不但可能延缓适应,也可能造成新的心理问题。但是最重要的,不要让哀伤一直控制我们,千万不要持续停留在哀伤中,那是不正常的。在伤痛中的人,必须学习疏导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创伤,这些要先从大人做起并教导孩子。 

 

二、感到被弃与孤立 

      

我们大多拥有两只眼睛,一点也不害怕眼前的事。因为若发生意外而瞎了一只,至少还有另外一只眼睛,因此,尚无大碍。 

       

然而,独眼的人通常对残存的这只好眼睛,特别爱惜,照顾得无微不至,唯恐这只眼睛也发生意外,他就变成全盲了。 

       

单亲家庭的孩子,就像独眼人一样。当他双亲俱全时,从不担心万一只剩下一亲时,该怎么办? 但是,当他们真的只剩下父亲或母亲时,心里很害怕,怕遭遗弃,时时忧虑这位唯一的父母是否有一天也会离开他。 

      

一个十岁男孩如此描述离婚:「它令我觉得好像手臂与腿部脱节了。」 

      

一个八岁女孩惊吓而言:「爸爸离我而去,妈咪是否也会离弃我? 到底将会发生什么事在我身上?」 

      

一个八岁男孩说:「即使你爸爸很坏,你也不愿意他离开,因为他永远是你的爸爸。」 

        

离婚的孩子有被抛弃的恐惧感。许多单亲妈妈都承认,当他们下班返家稍迟了五分钟,孩子就竭嘶里底地闹情绪。被弃的感觉经常明显地以孤单的形态出现。孩子们常常用图画来描写孤单,例如:空屋与紧锁的门窗、空的箱子、空的四方形中一无所有。 

        

当父(母)亲开始约会交女(男)朋友时,孩子也会感到被弃,一个三角关系 -- 父 亲,我和他的女朋友造成更多困惑。孩子觉得他被父亲的女朋友取代了。

        

总之,离婚中的子女,总是感觉被大人抛弃,他们感到孤单,被成人欺骗,他们不再尊重、信任大人,而陷入混乱、矛盾的状态。

 

三、感到被夹在两个大人之间

       

这种情形可能是孩子最挣扎的事。许多离婚的夫妇,总把孩子当武器, 一直在孩子的面前数落对方的不是,希望能赢得孩子的信心,来支持自己而战胜对方。这种火上加油的策略,不但不能奏效,反而加强孩子的创伤,也使孩子体会不到爱,只会学到仇恨。若孩子经常成为父母争夺的对象时,孩子的心理、性格、对他人的看法都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也会影响日后他在人际关系上的发展。 

       

当孩子被夹在两个大人之间,他们不知如何自处,不知何去何从,在此奉劝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们,请不要再加重幼稚单纯心灵的负担。 

       

一个由孩子、家长、律师和心理专家组成的团体,当被询及什么事或什么情况下会负面地影响离婚的孩子,他们列出下面各项,值得深思。 


1. 当父母的一方告诉孩子,他(她)不喜欢孩子花太多的时间与另一方的父母在一 起。 

2. 当一方的父母要求孩子回答另一方父母的私人生活时。 

3. 当一方的父母一直强调另一方父母的不是。 

4. 当亲戚向孩子批评他(她)父母的坏话时。 

5. 当一方的父母告诉孩子某些事情勿让另一方父母知道时 

6. 当孩子被父母问及要跟那一方住在一起时。 

7. 当父母逼使孩子感觉到他们必须在爸爸或妈妈之间选择其一时。 

      

 一个九岁男孩综括地说:「我不在乎跟谁住在一起,反正我爱你们两位,请不要叫我作选择。」 

 

四、感到被迫成为大人 

       

不论孩子的年龄多大,离婚所带来的伤痛,常使他们比同年龄的孩子经历到被迫早熟,成为「小大人」。

       

离婚粉碎了孩子原认为安全可靠又有乐趣的世界, 一刹那间孩子被迫担任大人的角色,取代失去的父母角色。 

       

一个十五岁的男孩说:「我最恨妈妈每次问我她烧的菜如何? 我不喜欢卷入这情况,我希望爸爸在她身边回答她的问题。」 

       

父母需要一个成人的伴侣从下述一个男孩的口中可以显示出来:「我妈妈在我面前的举止很性感,我想她真的需要一个男朋友。」 

       

离婚也迫使孩子承受为家庭操心及责任而超乎他们的年龄所能承担的。可能哥哥比妹妹只多一、二岁,就要担任爸爸、保姆、监护人等各种角色,因为他是老大。 

       

有些出自离婚家庭的孩子表示:在他们幼年时被迫成为大人,当他们长大成人后,感觉到他们没有童年,非常怀念羡慕正常人的成长历程。

       

生命的成熟需要时间的历练,停滞不成长或过份早熟都非常态。大人有「小孩子气」或小孩子有「小大人味」都令人心痛。 

       

奉劝离婚的父母们,不要将大人的事嫁祸于无辜的孩子,给他们有个快乐的童年吧!他们究竟是孩子,他们有权利享受美好的回忆。 

 

五、感到被迫取代父母的角色

       

此点是第四点的延伸。当单亲父母失去伴侣时,他(她)需要爱,归属和支持,这也就是为什么单亲父母倾向于情感上陷入与孩子绊结胶黏之原因。他们与孩子商讨财务上的压力,向孩子倾诉他(她)的疲惫、孤单、失望、生气和沮丧等各种情绪。孩子开 始将自己视为一个配偶的角色。特别是单身妈妈最易将儿子当作配偶、知己,而儿子无形中也增加一种压力,感觉到必须去填补妈妈的需要。

       

一个男孩子说:「爸爸突然离开,若是我不好好照顾妈咪,她可能也会离开我。」 事实上,孩子恨恶这种角色,有时候这种闷在心中的忿怒会持续到青少年时期。 

       

谈到这种忿怒, 一个十四岁的男孩说:「我感到为了妈妈和妹妹的缘故,自己必须要很坚强,坚强到可以帮助她们解决一切的问题……..即使当时我仅仅五岁而已。」

       

一个出自离婚家庭的十九岁女孩说:「我在一天之中扮演多种角色: 一个大学生,妈妈的心理医疗者,代替爸爸照顾妈妈的护花使者、弟弟的妈妈......等等 。」 


大部份的单亲父母无知的将孩子置于多重角色,太倚赖孩子 太黏附着孩子,主要原因是他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他们的问题没有透过适当的途径获得解决,于是就地取材,孩子就成为替代品,这是值得同情的。


给孩子在家中分担家务责任,原是应该的,可给予孩子学习独立的机会,但是如果期望他变成老练的配偶角色,就是不合实际,甚至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心理负担太大,影响他的情绪,责任过多而应付不来时,便易产生挫折感和失去自信心。身为单亲父母者,不可不惧!

 

六、感到人际关系困难

       

有些父母离婚的孩子与那些父母未离婚的孩子格格不入,相处困难,因为那些孩子有时很残忍、用言语刺伤或取笑父母离婚的孩子,视他们为怪人,甚至他们的父母也会禁止他们彼此来往。其原因有二:

      

(一)来自大人。许多人对离婚的观念不正确,认为离婚的人都不是好东西, 一定做了什么不可告人的坏事,或者都是怪人。他们不了解,离婚是多么不得已的伤心事,会造成此种结局,完全是由于当事人的无心之过,或者导因于无法控制的问题。他们不但不付出同情,也不设法协助,还加以嘲笑、憎恶、并排斥他们,或者对他们做出一些怪异的举动。真是所谓落井下石,甚至把错误的观念,灌输给自己的孩子。由于孩子无知,因而便认定,爸妈离婚的孩子都是坏孩子,都有错,都是怪物。 

       

(二)来自孩子。这些孩子不满意自己,喜欢取笑别人为乐,于是特别挑中这些家庭残缺的孩子,作为取笑对象,借着贬低别人来提高自己的身价。 

       

有些单亲家庭的孩子于是隐瞒了父母离婚的消息,另外为爸爸不住在家里编理由,也不让朋友到家里来,时时担心被别人发现爸爸不在家的真正原因。于是躲着其他的人,不与人打交通,经常独来独往,生活中的那份孤单,实非一个孩子所忍受得了的,他们的人际关系陷入困境。 

       

做父母的应该开导孩子,告诉他们,假使别人因为爸妈离婚而耻笑你,捉弄你,你应该记住,那只是别人肤浅的想法,并不表示你真的很坏、做错事,或行为乖僻。你就是你,未必是别人口中的你。有些人认为别人的每一句话,都是千真万确,其实有时对,有时未必,至于究竟是真是假? 这必须自行判断,而不是道听途说。

       

鼓励孩子应付那些取笑者最好的办法,是表现出自然,纯真、诚实的自我,告诉他爸妈的离婚与他在学校与朋友相处完全无关,同时最重要的要教导他,将一切的难处借着祷告交托给主,主会给他智慧去面对。

 

七、感到自暴自弃 

       

有些孩子虽然父母离婚,但是从未遭受别人耻笑或排斥,但却自惭形秽、自暴自弃,因为看到周遭的孩子大多父母双全,因此觉得自卑,认为自己和别人不同,像自己这么不幸的孩子非常少。看着别的孩子,兴高采烈地谈论着自己的父母,这些失去一亲的孩子,却无法像别的孩子一样,神色自若地谈论自己的父母,不禁黯然神伤,自叹命苦。 

       

有些孩子自暴自弃的原因,是由于父母的行为而来。许多离婚事件的导因,是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有很严重的问题。例如,爸爸酗酒,或嗜赌如命以致债台高筑。有的更糟糕,难逃牢狱之灾;有的则把时间金钱全花在别的女人身上,害得家中的妻子苦不堪言。

       

也有母亲行为不检点,乱交男朋友,或者难得整理家务,为一家人做一顿丰富的饭菜。有的是爸妈经常一言不和,大打出手;有的父母行为怪异,必须住进精神病院治疗。这些可怕的问题,只要其中几样发生在爸妈身上,他们的婚姻一定亮起红灯。 

       

许多父母有这类问题的孩子,觉的有这样父母很丢人,便由于别人在爸妈身上挑出许多毛病,害得他们觉得自己也好不到那里,因而自暴自弃,我个人在过去成长的历程中,也曾有此念头,直到信主后,在教会的团契生活中被接纳,才得了医治。

       

辅导这类的孩子,要告诉他们,虽然拥有问题父母,心里很难受,但这并不表示此种父母所生下来的孩子,必然也是问题孩子。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况且孩子与父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独立个体,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 本文出处 -

摘录自《祂知我所行的路-单亲家庭手册》,

感谢黄瑞西牧师授权听见录制。

- 作者简介 -

黄瑞西:成长于单亲家庭,美国三一神学院教牧博士,融合其自身经历、所受辅导专业训练及数十年的牧会经验,花一年写成本书,献给天下所有单亲家庭以及愿以基督心肠去关怀单亲家庭的人。